[1] | 周文洛,等,大手术后脾虚患者血中激索水平的测定,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4):219.
|
[2] | 李玲风,等,大鼠实验性脾虚证小肠粘膜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化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8):483.
|
[3] | 李庆明,丘灵脂对胃粘膜保护作用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2):90.
|
[4] | 张兵,等,脾虚证患者胃运动功能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6):346.
|
[5] | 任平,等,对脾虚泄泻患者胃动素及前列腺素的探讨,中国医药报1993;8(1):22.
|
[6] | 毛炯,等脾阴虚证与血浆胃动素水平初探,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1):653.
|
[7] | 陈少夫,等,木香对胃酸分泌、胃排空及胃泌素、生长抑素、胃动素水平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7):406.
|
[8] | 尤胜义,等,大承气汤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激素及肠运动度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9):522.
|
[9] | 王长洪,等,中药对胃粘膜合成前列腺素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9):528.
|
[10] | 张忠兵,等,脾虚泄泻患者肠粘膜中sp和v1p初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7(3):144.
|
[11] | 刘学松,等,利血平致动物脾虚模型机制的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89;9(5):68.
|
[12] | 邹襄谷,等,慢性胃病脾虚肝郁证与胃电、胃粘膜病理及脉一心功能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9):519.
|
[13] | 曲瑞瑶,等,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电波和胃运动波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3):156.
|
[14] | 黄树明,等,四君子汤对兔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中医杂志1988;29(9):50.
|
[15] | 凤良元,等,香砂六君子汤对胃肠功能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35.
|
[16] | 李岩,等,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对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拆方研究,中华消化杂志1996;16(1):18.
|
[17] | 冯卫红,等,沙参麦冬汤对动物在体胃运动的影响,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3):164.
|
[18] | 邵顺琴,等,积术丸对胃排空肠推进作用的影响,中成药1996;18(4):30.
|
[19] | 陈元方,胃肠激素概述,中华消化杂志1996;16(1):45
|
[20] | 潘国宗,等,现代胃肠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1版:52.
|
[21] | 牟德峻,等,消化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与胃酸、胃泌素、环核作酸类关系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8(9):532.
|
[22] | 危北海,等,神经介质和消化道激索与中医证型的关系分析,中医杂志1989;30(11):15.
|
[23] | 张桂珍,等,脾虚证患者胃窦g细饱体视学定量分析,中西医结合杂志1989;9(12):711.
|
[24] | 齐清会,等,胃阴虚证内分泌系统功能状态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6):3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