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邱佳信.在恶性肿瘤治疗中如何合理应用活血化疲药物.中医杂志1987;(5):6
|
[2] | 2郁仁存.活血化癖与肿瘤治疗.北京中医杂志1992;(1):21
|
[3] | 3陆志远,等.40例恶性肿瘤患者甲皱微循环观察.微循环基础与临床.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6:269
|
[4] | 8黄孔威,等.赤芍对实验肿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药理作用的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83;5(1):24
|
[5] | 15刘锦蓉.川芍嗦抗肿瘤转移作用及其机理.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1993;72(2):149
|
[6] | 16武藤博.桃核承气汤对小鼠lewis肺癌的抗转移机理研究.千叶医志1993;69(4):259
|
[7] | 17张之南.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23
|
[8] | 18金铃,等.肿瘤病人证型和证型研究的再思考.中医杂志1993;34(12):746
|
[9] | 4陈泽霖,等.恶性肿瘤青紫舌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观察.吉林中医药1984;(3):27
|
[10] | 5陈家栋.临床血液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951
|
[11] | 6应荣多.活血化癖抗肿瘤的研究探讨.中医杂志1988;.29(5):60
|
[12] | 7李学汤,等.几种活血化寮药物对小鼠肝癌细胞形成肺转移影响的初步实验观察.中医杂志1980;21(8):75
|
[13] | 9高进,等.小鼠前胃癌皮下移植后肿瘤发展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89;11(6):429
|
[14] | 10高进,等.癌细胞侵袭和淋巴道转移过程中血液流变学的观察.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1990;12(4):330
|
[15] | 11李萍萍,等.肿瘤发展中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活血化癖中药作用的研究.’96internationalsymposium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oncology91
|
[16] | 12李晓琳.血小板与肿瘤转移及活血化疲中药的抗转移作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即;9(10):637
|
[17] | 13崔巍,等.活血化疲中药抑制肿瘤细胞一血小板聚集的初步实验研究.’96internationalsymposium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ononcology99
|
[18] | 14胡素坤,等.赤芍801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0;5(3):1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