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论脾虚动物模型的造型要求与思路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脾脏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为阐明机体的某些生理活动、病理机制和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了主要的理论依据,一向为历代医学家所重视。中医动物模型的建立是脾脏学说理论深入发展的内在动力,自从1960年邝安研制了首例中医动物模型之后,各类“证”的动物模型应运而生,脾虚模型则是其中开展较早,研究工作量最多的一种中医动物模型,是脏腑虚证的代表模型之一。本文就脾虚动物模型的造型要求与研究思路进行一些探讨

References

[1]  彭成,曹小玉.试论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技术.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9,12(3):44.
[2]  严智强,于书庄,舒琪,等.脾虚动物模型的多种体表物理信息及其它生理指标的研究.贵州医药,1982,(4):39.
[3]  南京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研究组.脾虚泄泻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浙江中医杂志,1982,(8):355.
[4]  黄柄山,毛翼楷,范隆昌,等.饮食失节所致的脾虚动物模型及中药治疗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3,3(5);295.
[5]  高菊珍,张红宇.肠胃宁片对脾虚动物的实验治疗和抗消化性溃疡的作用研究.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1(2):106.
[6]  于尔辛,吕丽娜.脾虚模型小鼠移植性肿瘤生长的特点及其对临床的启示.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1):46.
[7]  王听,张永志,孙跃余.伤湿所致大白鼠脾阳虚证动物模型及其机理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95,22(4):187.
[8]  周奇志,宋开源,赵纪岚,等.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脑内单胺递质的变化及其择时治疗效应.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21(3):36
[9]  陈小野.实用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学.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
[10]  刘士敬,朱倩.大鼠胃饲秋水仙碱脾气虚模型研究.中医杂志,1997,38(5):30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