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中医血虚证研究进展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血虚证的现代研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祖国医学的气血理论,而且对临床血虚证的诊断及治疗起着广泛的指导作用。本文综合了国内医学工作者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对血虚证实质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1 血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 刘氏等应用了Logistic回归分析的计算机软件,根据198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病专业委员会所修订的血虚证诊断标准,对河北省承德地区及湖北省武汉市的17家单位的3312人进行了血虚证的流行病学调查

References

[1]  陈如泉.血虚证红细胞免疫功能、红细胞变形性、(s)d和lpo的研究.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论文集,197:106
[2]  陈玉春.当归补血汤对血虚小鼠产生ll-2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4.19(12):739
[3]  吴琦,王娟娟,赵琳.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药对6uco照射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3,16(4):53
[4]  苏州市第三医院中西医结合病免疫室.四君子汤、四物汤、六味地黄丸及参附汤细胞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江苏中医杂志,1980,(2):32
[5]  张蕴芬.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药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新医药学杂志,1979,(3):56
[6]  黄文玉,刘媛,钟鸣,等.中药复方对l[2]白血病小鼠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4.18(4):274
[7]  欧敏.血虚证与sod、lpo四关连性.中西医结合(日),1994,5(2):47
[8]  方邦江,陈如泉.血虚证血谷胧甘肤过氧化物、血硒改变的临床研究.四川中医,1994,12(12):5
[9]  孙世道.甲皱微循环的变化与气血关系.上海中医药杂志,1987,(4):44
[10]  邓成珊,周霭祥,杨经敏.血液病血虚患者74例甲皱微循环的初步观察.中国医药学报,1987,2(2):20
[11]  张镜人,杨虚天,张蓓莉,等.气虚或血虚患者的心功能血液动力学变化.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4):43
[12]  刘卫民,韩艳须,陈如泉.血虚证病因学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l(2):48
[13]  张蕴芬.当归补血汤及其单味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医杂志,1982,23(10):73
[14]  何东初,刘玉茂,陈如泉.血虚证患者红细胞atpase及四物汤对其影响的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6,23(11):483
[15]  欧敏,陈如泉.血虚家兔模型红细胞变形性与(s)d、lpo变化的实验研究.湖北中医杂志.196.18(3):52
[16]  刘建文,陈如泉.发与血关系的实验研究.河南中医,1994.14(2):82
[17]  责长思,刘百宽.血虚证动物模型初探.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6):38
[18]  谢鸣.中医补血法的实验研究:填精补血方和活血性生血方对环磷酸胺损伤小鼠骨髓作用的电镜观察.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4):36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