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关于中药复方研究方法的探讨
Abstract:
References
[1] | 刘俊,沈映君,魏玉平,等.均匀设计法在复方剂量配比筛选中的作用.中成药,1996,18(10):3
|
[2] | 李卫民,高英,陆森和,等.均匀设计方法在筛选出丹皮与薄荷的最佳配比中的应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8(3):26
|
[3] | 祝世讷.中药方剂的三个原理问题.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1):13
|
[4] | 王阶,王永炎.复杂系统理论与中医方证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9):25
|
[5] | 谢鸣.方剂学科发展与思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2):2
|
[6] | 曹治权.中药药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理研究新思路.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4(1):36
|
[7] | 梁国刚.中药复方化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中国中药杂志,1999,24(2):67
|
[8] | 黄熙,陈可冀,任平.“复方效应成分动力学”新假说的科学证据、要素、意义及前景.中国中药杂志,1997,22(4):250
|
[9] | 陈长勋,金若敏,李仪奎,等.附子和四逆汤表现药动学参数的测定.中药药理与临床,1989,5(2):8
|
[10] | 宋景春,郭文怡.中药复方的临床药动学进展.中国医药学报,2001,16(1):20
|
[11] | 李敏,杜力军,孙虹,等.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常用研究方法概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0):637
|
[12] | 陈兰英,陈奇,刘荣华.中药复方药理研究进展.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1999,5(3):62
|
[13] | 周大兴,李岚.从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论重要特色.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2):68
|
[14] | 韩凌,王钦茂.方剂拆方的研究进展.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6(1):63
|
[15] | 刘昌孝.方剂药理学研究实验设计及统计学评价.中草药,1996,6(4):1
|
[16] | 王伟,王硕仁,郭维琴.中药药理研究思路探微.中国医药学报,2000,15(3):59
|
[17] | 刘良.中药复方基础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探讨.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6(4):1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