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中医体质的现代研究方法分析
Abstract:
References
[1] | 匡调元.两纲八要辨体质新论[j].中医药学刊,2003,21(1):108-110.
|
[2] | 胡志坚,许榕仙,陈建玲.成年人体质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1,18(3):149-150.
|
[3] | 鲁明源.湿热体质与冠心病-冠心病危险因素的中医评析[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1):16-20.
|
[4] | 王琦,叶加农.肥胖人痰湿型体质的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1(1):52-54.
|
[5] | 钱岳晟,张伟忠,周怀发,等.血压变异与高血压病患者中医体质分类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23(2):88-90.
|
[6] | 钱会南.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兼论体质与发病的关系[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临床版),2003,(4):34-36.
|
[7] | 鲁明源,迟华基.现代生活方式与人类体质演化[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26(1):48-52.
|
[8] | 苏树蓉,钟柏松,黎欣.1061例小儿体质调查及体质分型的研究[j].中医杂志,1996,37(10):613-616.
|
[9] | 张东峰,许小幸,仇丽华,等.父母亲社会经济状况与低出生体质量儿的相关性探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3,39(4):410-412.
|
[10] | 周小军,田道法.鼻咽癌家系体质调查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11):60-63.
|
[11] | 邓芳,刘奕龙,吴一龙,等.体质指数与广州市女性乳腺癌发病[j].中国肿瘤,2001,10(11):632-633.
|
[12] | 赵连成,武阳丰,周北凡,等.体质指数与冠心病、脑卒中发病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7):430-433.
|
[13] | 林海,翟凤英,葛可佑.我国中老年人群中体质指数(bmi)的分布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营养学报,1999,21(2):137-142.
|
[14] | 郑承铎,郑立升,杨晓云,等.福州人饮食性味凉热和温度高低与体质关系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58-61.
|
[15] | 王前奔,王前飞,王琦.倡建“体质药物治疗学”[j].中医研究,1996,9(1):2-5.
|
[16] | 王秀莲,孟繁洁.试论体质在温病“截断”治疗中的意义[j].陕西中医,2001,22(9):540-541.
|
[17] | 张宇鹏,陈小野,周永生,等.10种大鼠部分指标相关性与中医体质关系的初步研究现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4):345-346.
|
[18] | 叶福媛,宋莉君,孙爱贞.中医体质的实验研究―寒体和热体大鼠多元素多因子分析[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0,7(2):16-18.
|
[19] | 张伟荣,薛惠娟,匡调元,等.食物调整病理性体质的生化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2(1):35-36.
|
[20] | 胡汉波,邵山,宋开源,等.值夜班对不同体质人体昼夜生理节律影响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1(1):78-81.
|
[21] | 王文宝,曹峰林,李辉,等.北方汉族健康人的中医体质类型与hla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j].哈尔滨医药,2002,22(2):1-2.
|
[22] | 沈乃莹,闫征,金宇安,等.hla-dqa1等位基因与急性脑梗塞多种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医杂志,2001,42(4):237-238.
|
[23] | 钱会南.中医体质研究与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的相关探讨[j].中医杂志,2002,(3):167-169.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