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
中国归因于非痴呆器质性精神障碍残疾的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Keywords: 精神残疾人,患病率,精神障碍,流行病学研究 Abstract: ?目的:分析我国归因于非痴呆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残疾率及其分布特征,为残疾预防和康复提供流行病学证据。方法:通过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描述我国人群中该类残疾的现况、危害程度及人群和地区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调查的2526145人中归因于非痴呆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残疾者有1200人,残疾率为0.475‰,在各类精神残疾中居第三位。该类残疾者在男性、受教育程度低、离婚、丧偶、未婚、无工作者的比例较高。非痴呆器质性障碍残疾率从高到低的民族依次为维吾尔族、藏族、回族、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藏族的残疾率是汉族、回族的两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残疾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高。分析该类残疾的残疾率地区分布,西部高于东部,八大经济区中较高的是经济欠发达的西南、南部和西北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类残疾者的一、二、三、四级精神残疾的构成比分别占36.8%、17.0%、14.3%和31.9%。非痴呆器质性精神残疾者在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损害最为严重。结论:归因于非痴呆器质性精神障碍的残疾在精神残疾中所占比例较大,是精神残疾防治的重点;男性、经济水平低、受教育程度低、婚姻状况差、就业状况差者是精神残疾预防应该关注的重点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