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特点分析Abstract: ?目的:探讨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比较原发性低钾周期性麻痹与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两组患者的异同点。方法: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96年12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的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患者44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原发组和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各22例,两组患者共同的特点:(1)均好发于青壮年男性;(2)主要临床表现均为肢体活动障碍和乏力,大部分病例以反复多次发作为主;(3)部分病例(40.9%~68.2%)发病有明显诱因,诱因以饱餐、喝甜饮料和剧烈运动最常见;(4)发病时,两组患者血钾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水平;(5)原发组与甲状腺毒症继发组分别有20%和25%的患者肌酸激酶明显升高,补钾治疗后较快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及α羟基丁酸脱氢酶均正常;(6)补钾剂量与发病时血钾水平无相关性。两组患者的不同点主要表现为:(1)甲状腺毒症继发组患者有高代谢症状,甲状腺功能提示t3、t4升高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原发组患者无此类症状,其甲状腺功能正常;(2)甲状腺毒症继发组血钾水平显著低于原发组[(2.25±0.67)vs(2.78±0.49)mmol/l,p=0.007];(3)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较原发性低钾性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结论: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有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时补钾治疗预后较好。补钾时不能仅根据发病时血钾水平决定补钾剂量,应密切监测血钾水平。甲状腺毒症继发周期性麻痹在补钾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反跳性高钾血症,在补钾治疗时应当密切监测血钾,并积极根治甲状腺毒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