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骨量改变危险因素分析及frax的应用价值Keywords: 关节炎,类风湿,骨质疏松性骨折,概率,骨密度,危险因素 Abstract: ?目的:了解计算骨折危险性评估工具(fractureriskassessmenttool,frax)时,使用与不使用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对中国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患者骨折概率的影响,分析影响骨量的因素。方法:2009年12月至2012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及病房首次就诊的年龄大于40岁ra患者200例,双能x线测定腰椎和左髋部bmd,将使用与不使用bmd或t值计算的frax骨折概率进行比较,并结合患者的性别、年龄、绝经时间、体重指数、病程以及激素应用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00例患者平均年龄(59.4±10.2)岁,77.5%为女性。有77例患者接受了双能x线检查,其中bmd正常和异常组分别为10例(13%)和67例(87%),有32例患者发生骨折。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糖皮质激素使用(用药时间、累积剂量、目前日平均剂量)、frax预测主要部位和髋部骨折风险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与不使用bmd、t值计算的未来10年骨折概率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合t值得出的frax预测骨折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0.899)。以腰椎及髋部的bmd作为结果变量,对影响患者bmd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疼痛评分(p=0.02)、既往发生骨折(p=0.003)、糖皮质激素的累积剂量(p=0.008)是引起腰椎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患者的年龄(p<0.001)、已绝经(p=0.05)、既往发生骨折(p=0.003)、体重指数(p=0.03)是引起左髋部骨量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ra患者骨折发生比例较高,主要部位和髋部骨折风险均增加,结合股骨颈bmd或t值计算frax能更有效地预测骨折概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