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3
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引起的血细胞减少与遗传学疗效的关系Keywords: 白血病,髓样,慢性/药物疗法,信号传递抑制剂/副作用,血细胞计数 Abstract: ?目的:探讨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ph阳性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myeloidleukemia,cml)慢性期引起的血细胞减少与遗传学疗效的关系.方法:54例cml慢性期患者,日服伊马替尼400或600mg,持续18个月.结果:伊马替尼治疗初期2个月,患者严重的白细胞减少(白细胞<2.0×109l-1)、贫血(血红蛋白<100g*l-1)和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血小板<50×109l-1)的发生率分别为14.8%、37.0%和27.8%,多数可自行恢复,少数出现严重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者需要减量或中断治疗.患者治疗前血红蛋白越低、血小板越高,治疗中白细胞和血红蛋白谷值越低;治疗前血小板越低,治疗中血小板谷值越低.严重的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分别为:治疗前血小板≥500×109l-1和外周血嗜碱细胞≥5%及治疗前血小板<100×109l-1和外周血嗜碱细胞≥5%.伊马替尼治疗1年中,出现严重的白细胞减少者在治疗各期、出现贫血者在治疗6个月内、出现严重的血小板减少者在治疗3个月时获得的遗传学效应均显著降低.结论:血细胞减少是伊马替尼治疗cml慢性期比较常见的毒副作用,出现严重的白细胞减少与持久获得较低的遗传学疗效显著相关,出现贫血和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与治疗早期(6个月内)获得较低的遗传学疗效显著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