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物汤抗环磷酰胺诱变作用的研究
Keywords: 四物汤,抗诱变,微核,染色体畸变
Abstract:
?目的:研究四物汤抗环磷酰胺的诱变作用。方法:小鼠骨髓细胞实验中,设四物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9.36、4.68、2.34mg/(kg·d)],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p)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四物汤各组以不同浓度药液给小鼠连续灌胃7d,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于第7天灌胃后,四物汤各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cp20mg/kg,24h后处死动物,取股骨骨髓细胞制备微核标本和染色体标本。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实验中,四物汤设高、中、低剂量[分别为3.36、1.68、0.84g/(kg·d)],以家兔含药血清的形式加入淋巴细胞培养液中,四物汤各组和阳性对照组均在培养液中加入10-5mg/ml的cp,空白对照组加入等量生理盐水。培养72h后收获细胞,制备微核标本和染色体标本。在光镜下观察、计数含微核及染色体畸变的细胞数,计算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结果:四物汤3个剂量组在上述测试系统中,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微核率及染色体畸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四物汤有明显的抗环磷酰胺诱变的作用。
References
[1] | 焦秀珍,孙静.四物汤的出典考略及其验案举隅[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5):379-381.
|
[2] | 王明艳,贾敏,王兴华,等.中药抗突变实验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5,3(2):28-30.
|
[3] | 周坤福,王明艳,陈全良,等.四物汤抑制环磷酰胺诱导微核率增高的实验研究[j].江苏中医,1997,18(12):44-45.
|
[4] | 周坤福,王明艳,陈全良,等.四物汤抗变作用的实验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1):23-24.
|
[5] | 赵凤鸣,姜海英,王明艳,等.四种方药抗突变机理的探讨[j].辽宁中医杂志,2003,30(10):844-845.
|
[6] | 赵凤鸣,王明艳,吴丽丽,等.四君子汤六味地黄汤抗突变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3,21(2):231,235.
|
[7] | 刘毓谷.卫生毒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20-222.
|
[8] | 陈奇.中药药理实验方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06.
|
[9] | 左伋.医学遗传学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9-32.
|
[10] | 王宁生,雷燕,刘平,等.关于血清药理学的若干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5):263.
|
[11] | 张均田.现代药理实验方法:下册[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880,1892.
|
[12] | 王明艳,赵凤鸣,张旭,等.滋阴补阳方药的抗突变研究[j].中医杂志,2000,41(5):303-304.
|
[13] | 吴海涛,王明艳,易兵.金匮肾气丸抗突变的实验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1998,25(7):327-328.
|
[14] | 田代真一.“血清药理学”と“血清药化学”——汉方の药理学がい始まつた药物血中浓度测定の新しい世界[j].tdm研究,1988,(5):54.
|
[15] | 杨奎,王一涛,张德波,等.中药血清药理学研究方法在中药抗菌实验研究中的应用[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特):121.
|
[16] | 吴清和,荣向路,黄萍,等.三黄乙肝胶囊对hbeag抑制作用的血清药理学研究[j].中药材,2000,23(5):275.
|
[17] | 黄浏姣.四君子汤与5-fu合用诱导人胃癌细胞凋亡及其机理的实验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6.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