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植物学学报 2005
两种肥力水平下水稻苗高qtl的比较分析Keywords: 水稻,重组自交系,苗高,耐低肥性能,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Abstract: ?利用一个来源于粳/籼交组合的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盆栽试验,设正常肥力(对照ck)和低肥力(不施肥)2个处理,分别在播种后25d(时期ⅰ)和50d(时期ⅱ)取样测定秧苗的苗高。结合一张含有198个标记的高密度分子遗传图谱,对性状进行复合区间作图。共检测到8个水稻苗高qtl,分别位于第1、3、5、6、8和10号染色体上,各qtl对性状的贡献率为4%~12%。通过对2种肥力水平下水稻苗高qtl的比较分析,发现大多数qtl只在1种肥力水平下表达,qtl与不同肥力水平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互作。唯一一个在2种肥力水平下均能稳定起作用、而且加性效应的方向一致的qtl是qsh-3-2,该qtl位于3号染色体标记区间rm156-rm16,其加性效应值为正,增效基因来自于亲本lemont。此外,有3个qtl(qsh-1、qsh-3-3和qsh-5)在2个抽样时期均起作用,且加性效应的方向一致。对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品种的耐低肥特性的育种策略进行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