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
若尔盖湿地3种无尾两栖类不同发育阶段的生态位宽度, PP. 665-668 Keywords: 关键词若尔盖湿地,生态位宽度,高原林蛙,倭蛙,岷山蟾蜍 Abstract: 摘要研究了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3种无尾两栖类,高原林蛙(ranakukunoris)、倭蛙(nanoranapleskei)和岷山蟾蜍(bufominshanicus)的成体和亚成体在7个生境因子(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距水塘距离、地表温度、地表湿度)上的生态位宽度.结果表明,岷山蟾蜍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盖度、地表温度、地表湿度5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窄,其亚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距水塘距离、地表湿度5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宽;倭蛙亚成体在牧场性质、牛粪数量、地表温度、地表湿度4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窄,而其成体在牛粪数量、植被高度、植被盖度、距水塘距离4个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最宽;高原林蛙在微气候因子的两个维度上具有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值,而在水塘距离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值则很小.当人类活动导致生境变更时,倭蛙的反应最为敏感;比较3种无尾两栖类在不同生长阶段(成体、亚成体)的生态位宽度,发现它们利用资源的策略不同.表3参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