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
岷江上游油松造林密度对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PP. 8-13 Keywords: 关键词油松,密度效应,物种多样性,可持续林业 Abstract: 摘要调查了岷江上游20a龄油松人工林样方17个(20m×20m),测定了油松生长参数、林下植被的植物物种多样性和盖度,以分析油松生长和群落结构变化的密度效应.结果发现:油松高度生长随密度增大而增加,在密度2500~3500hm-2时达最大,随后下降;胸径生长在2200~2800hm-2时达到最大,随后下降.油松单位面积生物量由低及高,在3500~4000hm-2达到最大,随后稍有下降;而个体平均生物量约在2500hm-2时最大.随着油松盖度的上升,灌木层盖度开始下降,林下散射光增加,导致草本层盖度上升,中等密度时(2500~3500hm-2)油松林乔灌草层次盖度配置较为合理;物种丰富度与油松密度呈显著负相关,但不同密度油松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无一定规律.因此,如果不以追求生物量最大化为单一目标,中等密度(2500~3500hm-2)的油松林具有较好的群落结构配置、较高水平的物种多样性和种群更新能力,符合可持续林业发展的要求.图3参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