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回顾调查:87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横断面研究Keywords: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logistic分析 Abstract: 摘要: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患者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患病率情况和病变特点,并寻找sle并发cvd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病程、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肾脏病理、egfr(mdrd方程计算)、sledai评分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心脏腔径及心功能参数,分析sle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患病率、病变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临床上有肾脏受累表现者(蛋白尿、血尿、或细胞管型等),诊断为狼疮性肾炎,根据患者住院资料确定是否有心血管疾病。结果87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85例合并cvd,患病率为9.7%。按年龄分层后,?19岁,20~39岁,40~59岁,?60岁患者的cvd患病率分别为5.8%,9.0%,14.0%,20.0%,cvd的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加(p=0.002)。狼疮性肾炎患者cvd患病率显著高于非狼疮性肾炎患者(p=0.001)。85例cvd患者中,左心室肥厚20例(23.5%),充血性心力衰竭42例(49.5%),脑卒中17例(20.0%),心绞痛3例(3.5%),外周血管疾病3例(3.5%)。cvd患者狼疮病程及激素使用时间均显著长于非cvd患者(p=0.002,0.026),收缩压也高于非cvd患者(p=0.0006)。然而cvd患者egfr显著低于非cvd患者(p=0.001)。cvd患者血清hdl显著低于非cvd患者(p=0.007)。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收缩压、egfr、血清hdl、病程、活动度、血清补体及超敏-c反应蛋白是sle并发cvd的危险因素(p=0.033)。结论sle患者cvd患病率较高,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狼疮性肾炎患者cvd患病率高于非狼疮性肾炎患者。收缩压、egfr、血清hdl、病程、疾病活动度、血清补体c3、超敏-c反应蛋白是sle患者发生cvd的危险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