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1
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畸形功能矫形时咀嚼肌群的肌电活动变化Abstract: 摘要:目的研究颞肌和嚼肌在不同颌骨的位置的肌电活动,探讨他们的不同活动比率与颌骨位置的关系。方法选取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畸形青少年病人20例,年龄10~14岁,anb角>6°,性别不限,所有病人采用forsus固定功能矫正与mbt直丝弓矫正联合应用,记录功能矫治前最大咬合位颞肌与嚼肌的肌电活动?及其活动比率作为对照组,功能矫正器戴入初期和半年后颞肌和嚼肌的肌电活动值及其比率变化作为实验组,分析功能治疗前后颞肌和嚼肌肌电活动值及其颞肌/嚼肌活动比率的变化,探讨颞肌和嚼肌肌电活动变化与颌骨位置的关系。结果功能前移下颌后,颞肌和嚼肌的肌电活动明显减低,颞肌/嚼肌活动比率升高(p<0.05)。结论功能矫正器的戴入和激活与颞肌和嚼肌肌电活动减低有关,其活动比值的变化与颌骨位置有明显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