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
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双次扫描模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Keywords: 冠状动脉狭窄,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动脉造影术 Abstract: 目的评价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双次扫描模式(doubleflash)显示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及辐射剂量。方法入选采用doubleflash模式ct冠状动脉成像(ctca)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患者,根据检查时心率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心率<65次/min)和b组(65次/min≤心率<80次/min),评价两组冠状动脉各段图像质量(1~4分);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别基于患者和血管评价该扫描模式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并评价患者辐射剂量。结果114例患者共显示冠状动脉1725个节段(a组933段、b组792段):(1)图像质量:a组采用doubleflash模式两次扫描综合显示可诊断的血管节段百分比为98.5%,而b组为97.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两组血管的图像质量总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准确性评价:基于患者水平分析,a组doubleflash模式两次扫描综合显示有意义的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100%、90.5%、95.4%、100%和96.7%,而b组为100%、88.5%、94.5%、100%和96.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辐射剂量:平均有效辐射剂量为1.63±0.52msv。结论双源ctdoubleflash模式具有临床可行性,尤其对于65次/min≤心率<80次/min的患者,在较低的辐射剂量条件下,可保证较好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