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
三种风险分级标准在中国胃肠间质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Abstract: 目的目前国际常用的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风险分级标准有三种:fletcher、miettinen和nih2008,本文拟探讨三种分级对中国gist风险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并具有完整病理及随访资料的144例原发gist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fletcher、nih2008分级分别对其进行风险评估,采用miettinen分级对119例gist进行风险评估,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miettinen和fletcher分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比较miettinen和nih2008分级的准确度。结果(1)fletcher分级中中危组的非胃(小肠、直肠等)gist和胃gist的无瘤生存时间之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miettinen分级极低、低、中、高危各组中,不同部位gist的无瘤生存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miettinen分级的logistic回归模型:y=1.350-3.807x1-4.664x2-2.554x3;nih2008分级的logistic回归模型:y=0.875-3.332x1-3.944x2-2.028x3;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判对率比较:miettinen分级(89.4)>nih2008分级(85.2)。结论fletcher分级相对简易,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但是对不同部位的gist的预后评估容易误判;miettinen分级在中国gist的风险评估中可能可以成为nih2008分级一种潜在的补充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