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填埋场衬垫系统的评价

DOI: 10.3969/j.issn.1671-7627.2004.02.007, PP. 33-38

Keywords: 填埋场,衬垫系统,ccl,gm,gcl,下蜀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场是许多国家最终处置固体废弃物的主要方法,其衬垫系统是填埋场整个系统中最关键的部位.主要介绍了填埋场衬垫系统的发展及其3种主要衬垫材料,并对三者进行了互比较,指出使用gcl是未来衬垫系统材料应用的发展方向.但由于经济和效益之间的矛盾,使得能否真正实施符合高标准高要求的衬垫系统成为我国当前填埋技术中的突出问题.结合我国国情,指出在选择和设计衬垫系统时应因地制宜,切合实际,建造有地方特色的垃圾填埋场.最后,对衬垫干裂、衬垫厚度以及衬垫系统中的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References

[1]  刘松玉,孙光初,方磊.论城市废物处置的岩土工程问题[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11):115-120.
[2]  乔辉,黄俊,周申范.美国的城市固体废弃物填埋标准[j].环境卫生工程,1999(4):133-137.
[3]  钱学德,郭志平.美国的现代卫生填埋工程[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5(5):8-12.
[4]  熊孝波,施斌,张凌.国外城市垃圾填埋场岩土工程研究的最新进展[j].工程地质学报,2000(3):345-350.doi:10.3969/j.issn.1004-9665.2000.03.017.
[5]  刘长礼,张云,王秀艳.适合国情的垃圾填埋场衬垫系统[j].工程地质学报,2000(1):118-122.doi:10.3969/j.issn.1004-9665.2000.01.019.
[6]  吴峙山,黄金屏.环境保护与环境卫生标准规范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7]  吴自强.关于下蜀黄土分类新方法及其承载力探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1(6):39-42.doi:10.3969/j.issn.1000-3665.2001.06.013.
[8]  张瑞久.城市固体废物的收运与处理[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8.11.
[9]  钱学德,郭志平.填埋场复合衬垫系统[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7(5):64-68.
[10]  钱学德,郭志平.填埋场粘土衬垫的设计与施工[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7(4):55-59.
[11]  钱学德,郭志平,施建勇.现代卫生填埋场的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2]  周正兵,王钊.一种新材料在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2(1):27-30.doi:10.3969/j.issn.1003-6504.2002.01.012.
[13]  席永慧,任杰.土工合成材料在废弃物填埋场中的应用[j].建筑材料学报,2001(4):367-372.doi:10.3969/j.issn.1007-9629.2001.04.012.
[14]  吕民康.不同层位下蜀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差异性及形成机理[j].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5):96-99.
[15]  夏佳,刘子彤.下蜀黄土的非均匀和非饱和性的初探[j].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0(4):26-30.
[16]  羊振明,高忠爱,祁梦兰.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7]  周健,吴世明,徐建平.环境与岩土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