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江苏省沿江地区城镇空间布局构想

, PP. 109-114

Keywords: 江苏省沿江地区,城镇空间布局,都市圈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沿江地区是江苏省城镇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但沿江两岸的城镇发展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致使沿江地区的城镇体系发育不完善,整体竞争力提升缓慢,因此拟通过对城镇空间的合理布局来提高其在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借助中心性指数和重力模型的计算,结合沿江地区的实际情况构建了3个跨江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定位为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服务中心,锡常泰都市圈打造为江苏国际制造业的重要基地,苏通都市圈作为上海都市圈的内圈层,将实现与上海全方位的呼应与对接.从区域外部空间协调来看,应将以3个都市圈为主导的沿江城镇网络体系主动融入到以上海为中心的全球城市区域框架中,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

References

[1]  周一星,张莉,武悦.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20(4):1-5.
[2]  王志宪,虞孝感,刘兆德.江苏省沿江城市带的构建与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05,25(3):274-280.
[3]  管卫华,赵媛,林振山.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空间结构变化[j].地理研究,2004,23(4):541-550.
[4]  李廉水,rogerrstough.都市圈发展―理论演化?国际经验?中国特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6-12.
[5]  原新,唐晓平.都市圈化:一种新型的中国城市化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4):7-12.
[6]  周牧之.城市圈:中国21世纪城市化战略的引擎[j].现代城市研究,2001(2):3-6.
[7]  顾朝林,蔡建明,刘亚菲,等.中国城市地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  俞勇军,陆玉麒.省会城市中心性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3):352-257.
[9]  朱杰,管卫华,蒋志欣,等.江苏省城市经济影响区格局变化[j].地理学报,2007,62(10):1027-1033.
[10]  王德,刘锴,耿慧志.沪宁杭地区城市一日交流圈的划分与研究[j].城市规划汇刊,2001(5):38-44.
[11]  孙娟.都市圈空间界定方法研究―以南京都市圈为例[j].城市规划汇刊,2003(4):73-77.
[12]  程大林,李侃桢,张京祥.都市圈内部联系与圈层地域界定―南京都市圈的实证研究[j].城市规划,2003,27(11):30-3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