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uzzy-ahp的红色旅游景区吸引力测评――以南京雨花台景区为例
, PP. 124-128
Keywords: 红色旅游,吸引力,模糊层次分析法
Abstract:
红色旅游发展在我国"十一五"期间成绩显著,但红色旅游景区淡旺季差别巨大,景区吸引力缺乏是我国红色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引入模糊层次分析法,以雨花台风景区为例,对拉动红色旅游景区引力的红色旅游资源、基于产品外化的旅游服务、景区环境与可进入性等因素进行测评,并对测评结果进行分析,提出提高红色旅游景区吸引力的策略.
References
[1] | 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05[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
[2] | 刘静艳.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南澳岛为例[j].生态环境,2006,15(2):371-376.
|
[3] | 宋国琴,周旭霞.海岛旅游资源非优区开发研究[j].企业经济,2007,10:69-71.
|
[4] | 蔡梅良,钟志平.南岳旅游地吸引力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3):514-518.
|
[5] | 张文彬,李松林,余建坤,等.模糊数学在旅游吸引力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25):58-61.
|
[6] | 康颖,薛联青.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在综合水价确定中的应用[j].节水灌溉,2008,1:38-40.
|
[7] | 陈家平.我国红色旅游开发的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22:277-278.
|
[8] | 黄细嘉,陈美珍,张亚丽.基于红色旅游开发的老区社会生活变迁[j].农业考古,2009,6:130-132.
|
[9] | 龚志强,江小蓉.浅议红色旅游开发的新思路[j].商业研究,2006,16:200-202.
|
[10] | 谷玉芬.如何整合红色旅游市场[j].商业时代,2006,6:83-84.
|
[11] | 卢璐,易银飞.红色旅游市场特征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7,3:99-100.
|
[12] | 林龙飞,瞿利娟.青少年红色旅游市场开发系统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0,33(3):68-73.
|
[13] | 李志勇,唐鸣镝,仇耀辉.对战场型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的思考[j].江苏商论,2007,12:96-98.
|
[14] | 杨洪,邹家红,朱湖英.湖南省红色旅游优化升级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2):2109-2115.
|
[15] | 姚卿善.赣南老区红色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891-5893.
|
[16] |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
[17] | 王忠,阎友兵.基于topsis方法的红色旅游绩效评价―――以领袖故里红三角为例[j].经济地理,2009,29(3):516-520.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