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马尾松不同种源染色体荧光带型的研究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01.05.003, PP. 11-16 Abstract: <正>分析了我国南方主要树种马尾松7个种源染色体的两种荧光带型,色霉素a3(简称cma带)和4,6二脒基2苯基咪哚(简称dapi带)。结果表明:(1)马尾松染色体的cma带型中存在着5种不同类型,它们分别是1对为着丝粒和臂间处均有荧光带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a类型);6对为臂间处有荧光带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b类型);1对为着丝粒处有荧光带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c类型);3对为无荧光带的近中或中部着丝粒染色体(d类型);1对为着丝粒处有荧光带的近中着丝粒染色体(e类型)。其cma带型公式2n=24=2a+12b+2c+6d+2e。(2)根据cma的带型状况,将马尾松的7个种源分为2种类群区,第一类为江西吉安,福建漳平,贵州贵阳,四川古蔺和湖南宜樟为中部区;第二类为广东高州和广西宁明为南部区。(3)比较马尾松7种源的dapi带型,南部区种源的染色体上的荧光带纹较中部区、种源染色体上荧光带纹要多些;西部区种源染色体上的荧光带纹较东部区种源染色体上的荧光带纹亦要多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