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湿地松丛生芽主要增殖条件的优化

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08.01.021

Keywords: 湿地松,器官发生,丛生芽,增殖条件优化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对湿地松丛生芽增殖条件作了进一步的改良和优化,研究了卡拉胶、ph、光照和赤霉素、抗坏血酸等附加物质对湿地松丛生芽增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殖培养基中不同的卡拉胶用量、酸碱度、添加物质和培养室的光照度均对湿地松丛生芽的增殖有较大影响。当卡拉胶为7?g/l、ph为5?8~6?0、光照度为2?000~3?000?lx时有利于湿地松丛生芽的增殖和生长;培养基中添加抗坏血酸0?05?g/l能有效抑制湿地松丛生芽增殖过程中褐化物质的产生,而赤霉素的添加则不利于湿地松丛生芽的增殖和生长。在改良的增殖培养基中,丛生芽增殖倍数最高可达4?55,丛生芽可增殖到第7代。

References

[1]  ?黄健秋,卫志明.松属树种的组织培养和原生质体培养[j].植物学报,1994,11(1):3442.
[2]  ?阕国宁,房建军,葛万川,等.火炬松、湿地松、晚松组培繁殖的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1997,10(3):227232.
[3]  ?唐巍,欧阳藩,郭仲琛.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j].植物资源与环境,1997,6(2):811.
[4]  ?杨海文,王宽邦,吕才忠,等.赤霉素在针叶树育苗中的应用[j].青海农林科技,2004(3):7778.
[5]  ?朱丽华.湿地松、火炬松和黑松的组培繁殖技术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4.
[6]  ?朱丽华,张艺,吴小芹.湿地松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8(6):4751.
[7]  ?何月秋,叶建仁.湿地松丛生芽的诱导及试管苗的生根研究[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9(5):1316.
[8]  ?何月秋,叶建仁,池树友.湿地松丛生芽增殖的研究[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5,25(3):1417.
[9]  ?黄学林,李筱菊.高等植物组织离体培养的形态建成及其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
[10]  ?李仁波,奚福生,颜慕勤,等.林木工厂化育苗技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