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大蜀山短毛椴落叶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

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09.03.009, PP. 35-40

Keywords: 短毛椴,落叶阔叶林,物种组成,群落结构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大蜀山短毛椴(tiliabreviradiata)林是江淮丘陵地区残存的典型落叶阔叶林,是经砍伐和火烧等破坏后恢复形成的次生林类型,也是重要的地带性植被。基于详细的群落学调查,分析了群落的植物组成、生活型特征、层次结构、群落性质以及演替趋势。结果表明,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42科72属81种,单种科和单种属较多。群落区系地理成分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温带性质,同时热带成分也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群落垂直空间分化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3个层次,层外植物丰富。群落生活型组成、叶性质、优势种群径级结构以及重要值分析体现了较为成熟的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特征,群落处于次生演替系列中的顶极阶段。优势种群短毛椴趋于成熟阶段,演替较为激烈,天然更新较为缺乏。作为合肥市区内宝贵的乡土物种基因库和资源库,该残存落叶阔叶林在区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References

[1]  程红梅,孙崇波,汤庚国.江淮丘陵大蜀山大叶榉群落学特征[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8,28(4):322-327.
[2]  hubblesp.neutraltheoryandtheevolutionofecologicalequivalence[j].ecology,2006,87:1387-1398.
[3]  曲仲湘,吴玉树,王焕校.植物生态学[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0.
[4]  王伯荪.植物群落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5]  赵善伦.山东栎林的基本特征(ⅰ)[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6(1):59-63.
[6]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区系属的分布区类型[j].云南植物研究,1991(增刊ⅳ):1-139.
[7]  张宏达,缪汝槐.中国植物志:第四十九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8]  安徽植物志编委会.安徽植物志:第三卷[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0.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