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
|
|
不同降雨条件对江苏高沙土地区水土流失的影响
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12.03.030, PP. 149-152
Keywords: 人工模拟降雨,高沙土,水土流失
Abstract: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法,针对江苏省局部高沙土地区,研究了在不同坡度、雨强及不同植被覆盖条件下扰动高沙土的侵蚀强度和侵蚀特点。结果表明:(1)径流量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流失量与坡度存在一个临界值;雨强低于80mm/h时的临界坡度为20°~26.5°;(2)降雨量相等时,径流量随着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入渗量随着雨强的增加而减少;(3)植被覆盖能很大程度地减少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
References
[1] | 李智广,曾大林.开发建设项目土壤流失量预测方法初探[j].中国水土保持,2001(4):24-26.
|
[2] | 王秀英,曹文洪,陈东.土壤侵蚀与地表坡度关系研究[j].泥沙研究,1998(2):36-41.
|
[3] | 陈法扬.不同坡度对土壤冲刷量影响试验[j].中国水土保持,1985(2):18-19.
|
[4] | 张光科,方铎.坡面径流侵蚀量随坡度变化规律初探[j].水文,1996(6):45-48.
|
[5] | 吴普特,周佩华.地表坡度与薄层水流侵蚀关系的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1993,13(3):1-5.
|
[6] | 胡世雄,靳长兴.坡面土壤侵蚀临界坡度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j].地理学报,1999(4):347-356.
|
[7] | 张岩,袁建平,刘宝元.土壤侵蚀预报模型中的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8):1033-1036.
|
[8] | 赵永军,张峰,王云璋,等.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现状及发展思路[j].中国水土保持,2009(1):48-51.
|
[9] | 李思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管理初探[j].科技资讯,2010(22):168-169.
|
[10] | 高鹏,杨慧玲,王华伟,等.风沙半干旱类型区典型林草植被的水土保持环境效应[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8,27(3):436-439.
|
[11] | 何绍兰,邓烈,雷霆,等.不同坡度及牧草种植对紫色土幼龄柑桔园水土流失的影响[j].中国南方果树,2004,33(6):1-4.
|
[12] | 张志玲,范昊明,郭成久,等.模拟降雨条件下坡面水流流速与径流输出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8,15(6):32-34.
|
[13] | 陈浩.坡度对坡面径流深、入渗量影响的试验研究[g]//晋西黄土高原土壤侵蚀规律实验研究文集.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
|
[14] | 刘青泉,陈力,李家春.坡度对坡面土壤侵蚀的影响分析[j].应用数学和力学,2001,22(5):449-457.
|
Full-Text
|
|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