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地被竹的蒸腾特性及蒸发速率的比较
DOI: 10.3969/j.jssn.1000-2006.2012.06.030, PP. 147-150
Keywords: 地被竹,蒸腾特性,蒸发速率
Abstract:
以4种地被竹(铺地竹(?arundinariaargenteostriata?)、菲白竹(?arundinariafortune?)、鹅毛竹(?shibataeachinensis?)、黄条金刚竹(?sasaellamasamuneana?f?.aureostriata?))为材料,研究了它们的蒸腾特性。结果表明,各竹种4月份、8月份蒸腾日变化均为“双峰型”曲线,中间出现短暂的“午休”现象,但各竹种蒸腾速率高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在11月份则为“单峰型”曲线。其中8月份各竹种的蒸腾速率要大于其余两个月份。各竹种竹秆、叶片蒸发速率与温度、光照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水平达到极显著,与湿度呈负相关,相关性达显著水平。
References
[1] | 冷寒冰,王福升.银杏-鹅毛竹复层林光照和根系种间的竞争[j].林业科技开发,2010年,24(6):52-56.?
|
[2] | 高云,傅松玲.两个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生理特性比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4):34-38.
|
[3] | 刘国华,张金池,林树燕,等.4种地被竹枯落物的水文特征及其截持降雨过程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32(2):105-113.?
|
[4] | 刘国华,王福升,丁雨龙,等.4种地被竹光合作用日变化及光合光响应曲线[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9,29(3):258-263.?
|
[5] | 谢寅峰,姚晓华,林侯,等.镧稀土对鹅毛竹离体叶片衰老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10):23-25.?
|
[6] | 谢寅峰,林侯,蔡贤雷,等.镧对鹅毛竹开花后光合特性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5):7-12.?
|
[7] | 张玲,曹帮华,高健,等.5种地被竹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j].山东科学,2009,22(2):22-26.?
|
[8] | 张文勤.毛竹枯梢病的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1998,18(1):83-85.?
|
[9] | 施建敏,郭起荣,杨光耀,等.毛竹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季节响应[j].广西植物,2007,27(6):923-928.?
|
[10] | 施建敏,郭起荣,杨光耀.毛竹蒸腾动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7,20(1):101-104.?
|
[11] | 施建敏,杨光耀,郭起荣.厚壁毛竹蒸腾动态研究[j].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26(4):397-401.?
|
[12] | 王俊刚,宋新青.不同竹龄雷竹若干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2,22(1):11-13.?
|
[13] | 陈卫元.锦竹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j].江苏农业学报,2008,24(6):901-905.?
|
[14] | 谢寅峰,李博,张千千,等.纳米tio?2对髯毛箬竹光合特性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报,2011,39(3):22-25.?
|
[15] | 黄成林,赵昌恒,傅松玲,等.安徽休宁倭竹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5,32(2):187-191.?
|
[16] | 刘国华,王福升.修剪对6种地被竹高生长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2(2):145-147.?
|
[17] | 吴钦孝.森林保持水土机理及功能调控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18] | 刘国华.四种地被竹生态学特性及其固土功能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8.?
|
Full-Te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