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7个绵羊微卫星dna标记在绵(山)羊群体中的多态性检测, PP. 69-74 Keywords: 微卫星dna标记,pcr扩增,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标准遗传距离 Abstract: 选择分别位于绵羊2,4,6,9,17和19号染色体上的7个微卫星标记oarfcb11,oarfcb128,maf70,oarae101,maf33,oarfcb48和oarfcb304,对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的典型群随机样本相应位点进行了pcr检测。结果表明,每个微卫星座位发现7个以上等位基因,且均存在多态;湖羊、同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群体杂合度(h)分别为0.9092,0.9177和0.8867,相应的群体基因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9024,0.9116和0.8774,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11.7723,12.4538和11.6104,均以同羊为最高;以产生有效条带为标志,随机样本的pcr扩增效率存在明显的群体间和座位间差异,以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和oarfcb128座位为最高;以7个座位微卫星等位基因频率推算群体间标准遗传距离,山羊与绵羊群体间遗传距离远大于绵羊群体之间,湖羊、同羊间亲缘距离系数r为0.1998。研究结果提示:选择的7个微卫星dna座位均为多态座位;以7个微卫星标记为测度,湖羊、同羊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7个微卫星标记可进一步用于绵山羊近缘种间遗传分析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