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野生型和msp1突变体水稻减数分裂期间转录水平上的基因表达分析, PP. 69-78 Keywords: 水稻,cdna基因芯片,msp1突变体,野生型,减数分裂,配子体发育 Abstract: 【目的】深入探索水稻减数分裂期间配子体发育的分子机理,大规模发掘与水稻配子体发育相关的基因,以便更有把握地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改造水稻配子体发育的进程。【方法】利用22kailentcdna芯片,在全基因组水平上对野生型水稻和msp1突变体在减数分裂期间表达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有208个基因在野生型和msp1突变体中的表达差异极显著(p≤0.01,lgratio≥0.2);对这些基因的核酸序列进行分析、go(geneontology)注释以及功能预测后,将其划归为18个大类,分别涉及到gtp、dnabinding、细胞壁、激酶活性、叶绿体、减数分裂、胚珠、染色体、花粉囊、内膜、细胞分裂、泛素、转运、代谢、蛋白解、ca2+结合、rna结合、以及未知功能等;统计分析表明,有99个基因与染色体有关,占总数的47.60%;39个基因与内膜系统有关,占总数的18.75%;有1个基因与减数分裂紧密相关,3个基因与ca2+结合过程有关;另外有3个基因在msp1突变体中的表达极显著高于野生型,表明这3个基因很可能参与了绒粘层的发育调控。基因芯片和rtpcr检测结果表明,水稻基因ak070642特异于绒粘层,说明其参与了绒粘层的发育调控。【结论】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将野生型水稻与其msp1突变体在减数分裂期间表达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大规模对比后发现,有208个基因分别从细胞代谢、绒毡层的发育、离子转运、核酸代谢、激酶活性等方面调控水稻的减数分裂过程,为深入理解水稻减数分裂和配子体发育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实验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