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5种人工林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PP. 167-173

Keywords: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基础呼吸,微生物生物量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目的】探讨亚热带红壤丘陵区5种不同人工林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方法】以亚热带红壤丘陵区的纯杉木林(cunninghamialanceolata,cl)、杉木马尾松混交林(cunninghamialanceolatapinusmassoniana,clpm)、杉木樟树混交林(cunninghamialanceolatacinnamomumcamphora,clcc)、天然次生林(naturalsecondaryforest,nf)与纯马尾松林(pinusmassoniana,pm)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与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5种人工林地中不同土层(0~20、20~40和40~60cm)土壤的理化性质、酶活性与微生物学性质的变化。【结果】(1)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全钾(tk)、速效钾(ak)、碱解氮(an)含量在nf土壤中最高,clcc土壤次之,clpm、cl和pm土壤较低;0~20cm土层soc、tn、an、tp、tk和ak含量显著高于20~40和40~60cm土层,20~40和40~60cm土层间的土壤养分含量差异不显著;(2)脲酶(ure)、蔗糖酶(inv)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以nf土壤最高,clpm和clcc土壤次之,cl和pm土壤最低;0~20cm土层ure、inv和ppo活性显著高于20~40和40~60cm土层,20~40和40~60cm土层间土壤酶活性差异不显著;(3)nf和clcc土壤的微生物量碳(mbc)、微生物量氮(mbn)、土壤基础呼吸(sbr)、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土壤微生物对基质的利用效率高于其他树种的林下土壤。【结论】clcc较cl、pm和clpm可明显改善土壤性质,是该地区理想的造林模式。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