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cr6+的土壤酶效应研究, PP. 171-178 Abstract: 【目的】研究cr6+对不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为建立土壤重金属铬污染评价的酶学指标提供依据。【方法】以我国主要土壤类型中的酸性红壤、碱性褐土和风沙土不同肥力的土壤为供试土样,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添加不同含量cr6+溶液后,土壤转化酶、纤维素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和脱氢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添加cr6+后,随着cr6+含量的增加,除褐土高肥力和风沙土低肥力土样,其他土样脲酶活性总体呈降低趋势;除了褐土高肥力土样,其他土样转化酶活性总体呈降低趋势;各土样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不明显;cr6+的加入,明显抑制了土壤纤维素酶、芳基硫酸酯酶、脱氢酶及总体酶活性,通过拟合模型计算得到,代表酸性土壤的红壤cr6+污染生态剂量(ed10)最小值分别为:纤维素酶186mg/kg、芳基硫酸酯酶2.6mg/kg、脱氢酶3.8mg/kg,代表碱性土壤的褐土和风沙土cr6+污染ed10分别为:纤维素酶162mg/kg、芳基硫酸酯酶11.7mg/kg、脱氢酶8.1mg/kg。【结论】土壤有机质对cr6+含量具有明显的缓冲作用;ph对cr6+的生态毒性有一定影响,不同土壤酶在酸碱性不同的土壤中表现出对cr6+轻度污染的敏感程度不一致,其中酸性土壤中芳基硫酸酯酶对cr6+的毒害反应更敏感,碱性土壤中脱氢酶对cr6+的毒害反应更敏感,2种酶均可作为表征cr6+毒害的酶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