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 PP. 103-109 Keywords: 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有机碳,土壤理化指标,内蒙古低山丘陵区 Abstract: 【目的】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旨在为低山丘陵区土壤改良提供参考。【方法】2012-07-09,在内蒙古赤峰市低山丘陵区,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对敖汉旗黄花甸子小流域山杏(prunussibirica)林、柠条(caraganamicrophylla)林、小叶杨(populussimonii)林、白榆(ulmuspumila)林、天然草地、油松×山杏(pinustableulaeformis×p.sibirica)混交林、天然次生灌木林及农业用地8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及ph值进行了测定,并对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山杏林、柠条林、小叶杨林、白榆林、天然草地、油松×山杏混交林、天然次生灌木林及农业用地0~100cm土层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差异明显,分别为7.72,5.23,7.40,6.11,3.14,10.26,17.51和5.33g/kg。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与全氮、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速效钾及有效磷的关联系数分别为0.70,0.66,0.63,0.57及0.55。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础上,最终建立了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结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较大,土壤有机碳与其他土壤理化指标的关联系数由大到小排序为:全氮>ph值>微生物生物量碳>速效钾>有效磷;建立的土壤有机碳(y)与全氮(x2)、ph值(x5)最优回归方程为:y=-6.2698+19.3832x2-0.0102x5,r2=0.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