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铜对土壤脲酶活性特征的影响, PP. 135-140 Keywords: 土壤脲酶,铜,动力学参数,作用机理,土娄土,红壤 Abstract: 铜是土壤中的“双重元素”,为了从土壤酶角度探讨其生态毒理,采用模拟方法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铜对土壤脲酶活性及酶促反应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土壤肥力水平越高,脲酶活性越大,铜的加入导致土壤脲酶活性降低越大,除5号土样外,铜的质量浓度与土壤脲酶活性达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表明土壤脲酶活性可作为土壤铜污染程度的监测指标之一;供试土壤铜轻微和严重污染时,铜质量浓度分别为94.00~151.75和470.40~759.28mg/kg;尿素浓度对土壤生态剂量值影响不大,生态剂量总体呈现土娄土大于红壤。(2)除4号土样外,土壤脲酶最大反应速度(vmax)、最大反应速度/米氏常数(vmax/km)和反应速度常数(k)值,随铜质量浓度的增加呈显著或极显著降低,km值则略有增加,说明铜对土壤脲酶的作用机理为混合型抑制,其中包含微弱的竞争性抑制,但以非竞争性抑制为主。可见,土壤脲酶及其参数在一定程度可表示土壤铜的污染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