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相关酶活性研究, PP. 13-19 Keywords: 小麦类型,碳水化合物,淀粉,合成酶,籽粒灌浆期 Abstract: 以强筋型小麦郑麦9023、中筋型小麦温麦4号和弱筋型小麦豫麦50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水化合物、淀粉及其组分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小麦籽粒灌浆期的蔗糖含量均随灌浆进行呈降低趋势,葡萄糖含量在灌浆前期亦呈逐渐降低趋势。郑麦9023以花后6d籽粒果糖告量最高,而后逐渐降低;豫麦50和温麦4号籽粒的果糖含量亦在花后6d达到峰值,之后迅速降低,至花后24d时略有升高,而后又迅速降低。郑麦9023籽粒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花后6和18d,且第1个峰值显著高于第2个;而豫麦50和温麦4号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2d。随着灌浆的进行,不同类型小麦籽粒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均呈增加趋势,且豫麦50明显高于郑麦9023和温麦4号。不同类型小麦籽粒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p)、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p)和叮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3类小麦agpp活性的峰值均出现在花后18d,ugpp和sss活性的峰值,温麦4号分别出现在花后12和18d,豫麦50和郑麦9023则分别出现在花后18和12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