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府新论 2013
震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适宜模式探析, PP. 112-117 Keywords: 震后心理问题,scl-90,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干预技术 Abstract: 以“5·12”汶川地震震区青少年学生为被试,对其心理问题的表现与成因、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时间对震后心理问题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构建和针对性干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发现:青少年心理问题中受地震影响较大的因子依次为:敌对、躯体化、精神病性、焦虑和抑郁,干预时需针对成因采取适宜措施;震前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显著优于震后心理干预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卷入程度越高,震后心理应对能力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