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工程学报 2007
家蚕浓核病毒(中国镇江株)在不同感受性宿主体内的复制Keywords: 家蚕,双生浓核病毒,体内增殖,荧光定量pcr Abstract: 家蚕浓核病毒中国镇江株是一株双生浓核病毒(bidensovirus)。其宿主感染后的病症与典型的家蚕浓核病毒(bmdnv-1伊那株)表现相似,病蚕软化,中肠的圆筒型细胞呈浓核症。该病毒的最大特点是基因组中含有二套dna分子(vd1,vd2),这两种核酸分子以单链(+vd1,-vd1,+vd2,-vd2)线型方式被分开包装在各自的衣壳蛋白中,成为四种病毒体,而且它自身编码dna聚合酶。有部分蚕品种对该病毒表现完全抗性,即不发病。分别对敏感性家蚕品种(华八35)和抗性家蚕品种(秋丰d)的幼虫进行经口接种病毒。在接种后,从2h到96h分9个时间点,对中肠组织进行取样。以家蚕细胞质肌动蛋白a3(actina3)基因作为参比基因,用来标定取样组织细胞数。针对vd1和vd2分别设计特异引物,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检测各个时间点的样品中的病毒基因组vd1和vd2拷贝数。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感性还是在抗性宿主体内,家蚕浓核病毒中国株的基因组vd1和vd2在各时间点拷贝数相近,表现出vd1和vd2是同步复制的;病毒侵入两种宿主中肠的初始量(接种后2h)基本相等,每个细胞约为6~10拷贝数。在敏感性宿主体内病毒感染过程表现为潜伏期,指数增长期,平台期。从接种后2h到12h为病毒潜伏期;12h到36h为指数增长期,倍增时间为1.71h,大约扩增15次;36h到96h为平台期,进入平台期病毒的拷贝数达到20万个。在抗性宿主体内病毒处于一种极低水平的增殖,从添毒后2h的6~10拷贝数到96h的150~200拷贝数,病毒复制倍增时间分别为3h和12h,大约扩增5次。推测家蚕对浓核病毒中国株的抗病性,只是一种慢性的带毒不发病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