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学报 2006
中华绒螯蟹血细胞数及离体后形态学变化DOI: 10.3724/SP.J.1231, PP. 454-462 Keywords: 中华绒螯蟹,血细胞,计数,形态学变化,血凝 Abstract: 中华绒螯蟹循环血液中血细胞总数为(13357±7196)cells·mm-3,其中大颗粒细胞所占(49.8±7.5)%,其长轴(16.6±1.1)μm,短轴(10.2±0.6)μm;大小颗粒中间型细胞所占比例(20.6±5.3)%,其长轴(13.1±1.2)μm,短轴(8.4±0.5)μm;小颗粒细胞所占比例(29.3±4.8)%,其长轴(12.4±1.2)μm,短轴(8.1±0.4)μm;无颗粒细胞所占比例(0.2±0.2)%,其长轴(11.3±1.3)μm,短轴(8.9±1.1)μm。血液离体后,在血液完全凝固的(97.7±25.3)s时间内,只有无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形态结构发生变化,细胞及其胞核立即膨大,核质比迅速增大,细胞膜破损崩解,胞浆溢出,血液完全凝固后这些细胞形态结构继续变化,主要表现为胞质内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扩张溶解消失,小颗粒细胞中的小颗粒内含物渗出或溢出,颗粒空泡化或崩解,细胞核固缩等变化过程。而大小颗粒中间型细胞和大颗粒细胞形态结构的变化明显慢于前两种血细胞,在细胞离体后5min时,细胞和细胞核才开始出现膨大,并逐渐出现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溶解消失,颗粒空泡化或崩解以及细胞核固缩等形态结构的变化。从血液离体后血细胞形态结构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推测无颗粒细胞和小颗粒细胞可能类似于脊椎动物的血小板,通过释放胞内凝血物质参与血凝的级联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