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学报 2006
大黄鱼仔、稚、幼鱼发育阶段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变化Keywords: 大黄鱼,仔鱼,稚鱼,幼鱼,脂肪酸,胀鳔病 Abstract: 研究了大黄鱼早期主要发育阶段(前仔鱼期、后仔鱼期、稚鱼、幼鱼)体内脂肪酸的组成及含量的变化规律,并重点比较了发病稚鱼与正常稚鱼的脂肪酸组成。用gc/ms法共检测到24种脂肪酸,且种类随发育而递增,其中饱和脂肪酸(sfa)12种,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6种。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鱼苗内源性营养阶段以饱和脂肪酸c14:0、c16:0及单不饱和脂肪酸c16:1、c18:1作为能量代谢的主要来源;必需脂肪酸c20:4(n-6)(aa)在鱼苗开口前就已存在,而dha和epa摄食后才被检测到,其含量受饵料种类的影响,dha含量变化范围为7.26%~25.36%,epa为3.41%~8.40%。与同期正常鱼苗相比,病鱼苗的主要脂肪酸dha、epa含量显著降低,dha不足前者的1/3,而aa、c18:1、c18:2、c18:3含量和epa/dha的比值显著增加,分别是前者的1.5—3倍。导致稚鱼阶段“胀鳔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可能是dha和epa的缺乏以及aa偏高。研究结果为预防“胀鳔”鱼苗的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