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水产学报  2010 

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导日本鳗鲡卵子发生和卵巢发育成熟的机制

DOI: 10.3724/SP.J.1231.2010.06609, PP. 999-1010

Keywords: 日本鳗鲡,促性腺激素,lh或cg受体,卵子发生,免疫组织化学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用兔抗促黄体素生成素受体(lhr)或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cgr)、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抗体对lhr,er和pr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目的在于揭示外源性促性腺激素(鲤鱼脑垂体提取物,cpe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日本鳗鲡卵子发生和卵母细胞成熟的内分泌机制。结果表明,注射激素前后卵巢发育和卵子发生出现了十分显著的变化。卵巢组织学切片观察显示激素处理前鳗鲡卵巢发育处于卵黄发生早期,卵母细胞平均直径(220±0.01)μm。第一次注射这两种激素后10d,实验组卵母细胞中卵黄核分散在核的周围,核仁数量显著增加,多达18~20个左右,而对照组8~10个。第3和4次激素处理后,卵母细胞发育进入卵黄发生早-中期至中期,卵黄颗粒数量增加。第6和7次激素处理后,卵母细胞进入卵黄发生中后期到成熟期,卵母细胞胞质中充满卵黄颗粒,胞径和核径增加,分别为(570±1.39)μm和(128±1.19)μm,而对照组没有变化。其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lhr、er和pr均定位在鳗鲡卵巢中卵母细胞胞质、核膜、核质、卵被膜和体细胞上。这里值得指出的是,从第3次和第4次激素处理后,这三种受体的定位各有特点,lhr免疫活性主要定位在卵黄发生中期至中后期卵母细胞的体细胞(卵被膜内层为滤泡细胞和外层为膜细胞)的胞质,显示强的免疫阳性反应,而er和pr则定位在卵母细胞的核内。这些结果首次揭示了外源激素(lh、fsh和hcg)诱导雌鳗卵母细胞发育和成熟的内分泌机制:首先,lh和hcg与体细胞膜上的lh受体结合,刺激其合成和分泌e2,接着e2与卵母细胞er核受体结合,激发卵黄发生期卵母细胞生长发育和合成卵黄颗粒。另外,pr可能介导17α-羟基孕酮在卵母细胞的基因效应使之最后成熟。本研究提供确凿的形态学证据。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