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学报 2015
生物学指标在评定养殖鲫肝脏脂肪蓄积程度中的作用DOI: 10.3724/SP.J.1231.2015.59349, PP. 108-117 Abstract: 为了了解配合饲料养殖鲫肝脏中脂肪蓄积状况,以及肥满度、体质量/体长、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系膜脂肪指数、肠道指数等6项生物学指标在评定养殖鲫肝脏脂肪蓄积程度中的作用,分别采用物理方法和索氏抽提法对30尾野生鲫和60尾配合饲料养殖鲫的生物学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进行了检测;采用he染色法制作和观察了鲫肝脏组织切片;采用spss19.0软件对生物学指标和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鲫的肥满度、体质量/体长、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系膜脂肪指数、肠道指数、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值均高于野生鲫;其中野生和养殖鲫肝脏脂肪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11%±0.69%和19.49%±4.31%.肝脏组织学检查发现野生鲫肝细胞形态正常,肝细胞轮廓清晰,且沿肝细胞索有序排列,无脂肪空泡;养殖鲫的肝脏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细胞核萎缩、溶解以及偏移细胞中央的现象比较严重,肝细胞轮廓不清,脂肪严重蓄积时可见明显脂肪空泡.养殖鲫的肥满度、体质量/体长、肠道指数均与肝脏脂肪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但脏体指数(x1)、肝体指数(x2)、肠系膜脂肪指数(x3)均与肝脏脂肪含量(y)存在显著中等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8.085+0.282x1+3.726x2+0.505x3(r=0.562,f=3.995,p=0.018).养殖鲫肝脏中脂肪蓄积现象严重,并且蓄积程度随脏体指数、肝体指数、肠系膜脂肪指数的增加而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