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学报 2011
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幼虾存活及成虾几种酶类的影响DOI: 10.3724/SP.J.1231, PP. 1158-1165 Keywords: 铜绿微囊藻,克氏原螯虾,存活率,超微结构,酶 Abstract: 为研究铜绿微囊藻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将克氏原螯虾幼虾及成虾暴露在不同浓度的铜绿微囊藻溶液中,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对幼虾存活率、外部形态及肝胰腺超微结构的变化和成虾总血细胞密度(thcs)、血清中血蓝蛋白含量、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物酶(pod)、酚氧化物酶(po)以及鳃丝na+/k+-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铜绿微囊藻能显著降低幼虾的存活率。(2)显微观察表明,1.0×107/ml及以上浓度的铜绿微囊藻液中培养7d后,幼虾肝胰腺呈现暗红色,并伴有一定的肿大现象,透射电镜显示其肝胰腺细胞受到损伤。(3)高浓度的铜绿微囊藻能造成应激反应,thcs在暴露1d后显著升高并稳定在较高水平;血蓝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只在5d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o活性都表现出先显著性增强(p<0.01),回落后又有所增加的波动趋势;血清中的t-sod活力在1d后受到抑制,5d时被激活至较高水平;pod活性都表现出先显著性增强(p<0.01),回落后又有所增加的波动趋势;鳃丝中na+/k+-atp酶活性在暴露1d后显著降低(p<0.01)后回升,并最终维持在较高水平。研究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铜绿微囊藻能造成克氏原螯虾幼虾存活率显著降低并影响其肝胰腺超微结构;而克氏原螯虾成虾对铜绿微囊藻有相对较强的耐受力,血淋巴的酶学变化表明,暴露在铜绿微囊藻水体的成虾经历过应激反应并有逐步适应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