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学报 2008
野生坛紫菜种群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OI: 10.3724/SP.J.00001, PP. 717-724 Abstract: 采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省的3个野生坛紫菜(porphyrahaitanensis)种群共60个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引物共扩增出222个位点,其中186个位点具有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3.78%,在种群水平上,多态位点百分率为80.18~81.53%,平均为80.93%。期望杂合度、shannon信息指数在物种水平上分别为0.3304和0.4834;在种群水平上分别为0.3089和0.4551,表明坛紫菜种群内存在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且在三个种群间没有明显差异。依据gst值,坛紫菜的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的个体间(占93.5%),只有6.5%的遗传变异发生在种群间,由此说明坛紫菜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水平很低,这与坛紫菜种群间充分的基因交流(nm=7.1930)是相关的。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聚类结果表明坛紫菜60个个体并不按照其地理分布进行分群,而是随机分群的。文章最后还对坛紫菜种质资源保护的必要性进行了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