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14
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驱动力Abstract: 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近6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以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对1954-2010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4-2010年三江平原耕地、居住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呈增长趋势,林地、草地和湿地面积呈减少趋势;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的趋势;三江平原斑块密度、周长面积比、景观分离度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最小值出现在2010年,斑块密度和周长面积比的最大值出现在1976年,景观分离度和simpson’s多样性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1986年;1954-2010年三江平原斑块密度和周长面积比的高值区由东北向西南转移,低值区由中部向东部转移,景观分离度指数呈现先聚集后分散的趋势,simpson’s多样性指数由中间高四周低格局,逐渐转变为南部高北部低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