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12
一株溶藻细菌对海洋原甲藻的溶藻效应Abstract: 从深圳大鹏湾南澳赤潮爆发海域的表层海水中分离得到1株对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micans)具有溶藻活性的海洋细菌,菌株编号为n10。利用液相感染法研究了该溶藻细菌的溶藻效果和溶藻作用方式。结果表明,菌株n10能使藻细胞失去运动活性,并膨胀变形,细胞膜内物质聚集于一端,藻细胞最终破裂死亡。菌悬液接种到藻液中的量越大,初始细菌密度越高,其溶藻效果越强。菌悬液以1:10的体积比接种到藻液中时,藻细胞在24h的死亡率为83%,至72h全部溶解死亡;体积比为1:20的藻细胞在24h的死亡率为71%,之后藻细胞密度略有波动,120h时死亡率达77%;而体积比为1:100的藻细胞密度在前24h有所下降,死亡率达39%,之后藻细胞密度又开始明显上升;对照组的藻细胞密度均呈明显上升趋势。菌悬液过滤液和高温加热处理后的菌悬液过滤液对海洋原甲藻均无溶藻活性,表明菌株n10的溶藻方式为直接溶藻。通过16srrna序列分析并与genbank数据进行同源性检索,并结合细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征,菌株n10隶属于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中的muricaudas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