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12 

江西省森林碳蓄积过程及碳源/汇的时空格局

Keywords: 江西省,森林碳蓄积,碳源/汇,木质林产品碳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森林碳蓄积是研究森林与大气碳交换以及估算森林吸收或排放含碳气体的关键参数,不同年龄森林的碳源/汇功能差异则体现出森林生态系统碳蓄积过程的时间特征。以森林资源清查的样方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刻画主要树种的林分蓄积生长曲线、林龄与净初级生产力(npp)之间的关系,驱动区域碳收支模型(intec)模拟江西省1950-2008年的森林碳蓄积过程,了解山江湖工程实施以来的森林碳源/汇状况。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江西省森林年平均npp波动于450-813gcm-2a-1之间,年净增生物量碳26.55-36.23tgc/a,年净增木质林产品碳0.01-0.3tgc/a;80年代初,npp和年净增生物量碳分别降至307.39gcm-2a-1和17.31tgc/a,而年净增木质林产品碳却高达0.6tgc/a,说明森林被大量砍伐进入林产品碳库;1985年山江湖工程实施后,大面积造林使得年净增碳蓄积呈现急剧上升趋势,生物量和木质林产品碳蓄积分别上升至目前的42.37tgc/a和0.79tgc/a,而平均npp值增加缓慢、碳汇功能降低,说明林分质量有待提高;90年代后碳汇功能开始稳步增强,说明造林面积的迅速增加是引起江西省森林碳增汇的主要驱动因素,但未来森林增汇潜力应源于森林生长和有效的经营管理。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