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02
科尔沁草原主要牧草冷蒿和差不嘎蒿的生理生态学特性与竞争机制Abstract: 一日内冷蒿和差不嘎蒿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在早或晚出现了最高值,而其余时间则变化低缓,原因归结于沙地环境因子和植物内部因子的共同作用。冷蒿的pn和wue日均值高于差不嘎蒿,e的日均值却低于差不嘎蒿,说明冷蒿在干旱环境下具有较高的物质生产量和节约用水的能力。自然状态下冷蒿各生长季的水势(ψw)和充分膨胀时的渗透势(ψ100π)远低于差不嘎蒿,水分相对亏缺(rwd)、束缚水含量(bwc)、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bwc/fwc)远高于差不嘎蒿,表明其具有更强的抗旱性;干旱和旱后复水条件下差不嘎蒿的rwd、bwc和bwc/fwc产生大幅度波动;长期极端干旱条件下两者rwd、bwc和ψw终极值相近;长期淹水对冷蒿生理过程的影响更大些。干旱使两种牧草蛋白质发生分解,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大量累积,其中冷蒿的累积量远远超过差不嘎蒿,这种累积特征可能正是两种牧草竞争机制的本质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