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学报 2010
湘西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其潜在生态毒性风险Keywords: 花垣河,峒河,河流沉积物,重金属,生态毒性,bcr连续提取程序,沉积物质量基准 Abstract: 花垣河和峒河是湘西地区受到锰矿和铅锌矿生产影响严重的两条河流。通过表层沉积物采样分析了cd、pb、cu、ni、cr、zn和mn的总量,根据bcr连续提取程序分析沉积物样品中重金属的地球化学赋存形态,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地积累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根据重金属的富集程度探讨了重金属污染来源,采用淡水生态系统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tel/pel)和毒性单位评价了花垣河和峒河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生态毒性风险。结果表明,花垣河和峒河绝大多数位点的表层沉积物中cd、pb、cu、ni、cr、zn和mn的总量高于参照点,形成严重的复合污染,花垣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水平明显高于峒河,但沿程变化规律不明显,而峒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沿程变化较有规律,即上游含量低,中下游含量较高。两条河流表层沉积物中富集程度居前列的均为cd、pb、zn和mn。花垣河和峒河沉积物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矿业生产所产生废渣和废水的点排放。在花垣河和峒河的大多数位点,cd、pb和mn的形态具有共同特征,其生物可利用态均较大程度地超过生物不可利用态,而且mn和cd的生物可直接利用态所占比例远高于其它重金属,而cu和cr的生物可直接利用态所占比例很低。花垣河沉积物中cd、pb和zn在所有位点极大地超过pel,在峒河中下游,cd、pb、ni和zn超过pel,具有较大的潜在生物毒性。除上游s1位点外,花垣河的其余各位点都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峒河中下游各位点具有明显的急性毒性,这些河段需要重点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