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10 

nacl胁迫对2个菊属野生种幼苗体内k+、na+和cl-分布及生长的影响

Keywords: 菊属,盐胁迫,离子分布,生长特性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下耐盐性不同的2个菊属物种幼苗的生长变化及体内k+、na+、cl-在器官间的区域化分布和吸收、运输特性,以揭示其耐盐差异机制。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2个物种的新生叶面积比率减小,受害叶面积比率增加,叶电解质外渗率增加;大岛野路菊受胁迫影响较轻。2个物种体内na+和cl-含量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地上部的na+、cl-积累量大于根系,成熟叶是2个物种na+、cl-积累的主要器官。新生叶、茎的k+含量也随nacl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与耐盐性强的大岛野路菊相比,nacl胁迫下萨摩野菊各器官积累的na+和cl-量均显著高于前者,其生长对其体内含有的na+和cl-比大岛野路菊更为敏感。除高盐胁迫下的根以外,大岛野路菊各器官的k+/na+均显著高于萨摩野菊。大岛野路菊根向茎运输的sk,na值远高于萨摩野菊,茎向中位成熟叶运输的sk,na值较低,高盐胁迫时茎向上位新生叶运输的sk,na值较高。说明nacl胁迫下大岛野路菊对cl-、na+的累积能力弱、维持k+、na+平衡的能力强,且根系对na+的截留能力强,茎向上位新生叶运输na+的选择性较低,是其耐盐性强的主要原因,而茎向中位成熟叶运输na+的选择性较高是其对盐胁迫的适应。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还表明,cl-对萨摩野菊的影响强于na+。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