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13 

珠三角河网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特征

Keywords: 珠江三角洲,河网,浮游植物,生物量,时空特征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珠三角河网水域是珠江之水流入南海的必经之地,对2012年该水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阐析。调查期间共发现浮游植物7门,383种(包括变种、变型),其中硅藻和绿藻是最主要类群,其次是裸藻和蓝藻。颗粒直链藻原变种是调查水域的本底物种,也是最优势种;而变异直链藻和网球藻分别是枯水季节和丰水季节的指示物种。从季节变动看,浮游植物总生物量呈现枯水季节高、丰水季节低的特征,主要与径流导致的稀释作用和透明度升高引发的沉降损失有关。从空间分布看,总生物量呈现自西南向东北升高的趋势,主要与营养盐的空间分布格局有关,而且空间分布格局无季节差异。从不同类群的相对组成上看,硅藻占据绝对优势地位,绿藻和裸藻次之,这与20世纪80年度初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硅藻在枯水季节占据绝对优势地位,而在丰水季节由于绿藻和裸藻优势的明显增大,导致硅藻的优势下降,这与流域中一些死水区域如水库、浅滩中的蓝绿藻和裸藻在丰水期涌入干流有关,pca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此外,不同站位在相对组成上的季节变动还受盐度的影响。综上,物理因子包括与径流相关的稀释作用和与透明度相关的沉降损失不仅影响总生物量的季节变动,也影响不同类群的相对组成;而化学因素如营养盐含量是决定总生物量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与河口潮汐作用相关的盐度变化对类群相对组成的空间分布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