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15 

三江平原不同湿地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含量差异

Keywords: 土壤活性有机碳,酶活性,湿地,三江平原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土壤活性有机碳对土壤干扰的反应较快,是土壤有机碳早期变化的敏感性指标。近50年来,三江平原湿地土壤有机碳库受农事活动影响较大。为了探讨不同湿地类型土壤活性有机碳主要组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organiccarbon,doc)、微生物量碳(microbialbiomasscarbon,mbc)和易氧化有机碳(easilyoxidizedorganiccarbon,eoc)的分布差异及主要影响因子,选择了三江平原洪河自然保护区4种典型的湿地类型(小叶章+沼柳湿地、小叶章湿地、毛苔草湿地和芦苇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湿地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量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0-30cm土层内的分布特征和分配比例及其与有机碳、土壤养分和酶活性指标(蔗糖酶、纤维素酶和过氧化氢酶)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4种湿地类型土壤doc、mbc和e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不同湿地类型之间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在0-30cm土层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对于长期淹水的毛苔草湿地和芦苇湿地而言,未淹水的小叶章+沼柳湿地和小叶章湿地具有较高的doc,mbc和eoc含量。(2)土壤doc、mbc和eoc占有机碳比例分别为0.27%-0.63%,1.27%-5.94%和19.63%-41.25%。土壤doc所占比例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最大的比例均出现在10-20cm。mbc所占比例在土壤剖面上则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而eoc所占比例则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3)土壤doc占soc比例以小叶章湿地最高,mbc和eoc占soc的比例则以小叶章+沼柳湿地最高。而长期淹水的毛苔草湿地和芦苇湿地则具有更低的doc,mbc和eoc比例。(4)综合分析表明,4种湿地类型土壤doc,mbc和eoc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关系,它们除了与碳氮比相关性不显著外,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养分和酶活性指标间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尤其是与有机碳和全氮的相关性系数更高,此外doc与纤维素酶,mbc与过氧化氢酶相关性更大。由此可见,土壤碳氮磷养分和酶活性是影响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分布的重要因素。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