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摘要

OALib Journal期刊
ISSN: 2333-9721
费用:99美元

查看量下载量

相关文章

更多...
生态学报  2002 

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红壤线虫数量特征

Keywords: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土壤线虫,季节波动,土壤质量

Full-Text   Cite this paper   Add to My Lib

Abstract:

退化红壤不同植被恢复方式下土壤线虫数量的顺序为:保护荒地>干扰荒地>马尾松>小叶栎>木荷>混交林(木荷-马尾松)。土壤线虫数量的季节波动明显:春季和冬季较多,秋季居中,而夏季极显著少于其它季节(p<0.01)。就线虫数量季节变异系数所体现的群落稳定性而言,马尾松林地的变异系数最高(p<0.05),指示其群落最不稳定。线虫数量在土壤剖面中呈明显的垂直梯度分布。在表层土壤,线虫数量与代表碳氮和生物活性水平的土壤质量指标,如有机碳、全氮、速效氮磷、微生物量、潜在可矿化碳氮、基础呼吸、酶活性等,一般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代表土壤物理性质及交换性能的指标,如含水量、容重、颗粒组成、速效钾等一般没有相关性。鉴别分析(cda)将不同植被下的样地分为3组,自荒1和自荒2为1组,小叶栎、木荷和混交林为1组,而马尾松单独为1组。总之,不同植被恢复下线虫数量的分异初步体现了线虫指示红壤质量的潜力。

Full-Text

Contact Us

service@oalib.com

QQ:3279437679

WhatsApp +8615387084133